我國計量科研成果豐碩 (2005-03-11)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933
來自3月2日結束的全國質檢系統(tǒng)計量工作會議的消息,我國加大計量基、標準建設步伐,計量科研取得了豐碩成果。
據(jù)了解,近年來,國家以計量基、標準建設為重點,加快了計量科研的步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科技部基礎性重點項目的研究;計量院開展了10多項量子基準課題的前沿研究,相繼啟動了現(xiàn)代電學計量標準、放射醫(yī)療安全劑量監(jiān)測、農副產品輻射加工質量檢測技術標準、微電子與納米材料計量標準等30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究。
目前,有些課題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銫冷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已成為具有世界水平的新一代時間頻率基準;直流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項目取得了創(chuàng)新性成果,其技術指標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痕量有害物質計量基、標準和權威檢測方法研究等,基本上解決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計量標準和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問題,為我國正式履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特別是在SARS疫情期間,紅外輻射溫度計校準裝置黑體輻射源的研制,為有效控制SARS疫情傳播起到了作用。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啟動了“眼科光學檢測標準”課題,解決人工晶體的計量溯源、非接觸式眼壓計的計量校準、漸進多焦點鏡片和接觸鏡后頂焦度的檢測等問題。
目前,我國自行研制的客觀式標準模擬眼已被正式寫入國際標準ISO10342《驗光機》,《角膜接觸鏡頂焦度標準器》已經(jīng)成為正式的國際標準,為中國在國際眼科光學界贏得了地位。